0571-87792120
0571-87792120
资讯中心
联系我们

    浙江滨安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电话:0571-87792120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
    留言:点我在线留言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简析建材甲醛检测

来源:本站     时间:2023-08-26     浏览:328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在经历了煤烟型污染和光化学污染后,也进入了室内空气污染为标志的第三污染期。其中,室内环境污染被列入公众健康危害的五因素之一。但是人们对于室内空气检测的必要性和检测基本内容知道知道多少?现在为大家普及一下。


一、定义:室内装饰装修用人造板及其制品(包括家具、地板、墙面板等)中甲醛释放含量。


二、检测方法:板材甲醛检测按照“干燥器法”板材甲醛释放量检测的国家标准《GB/T17657-1999人造板及饰面人造板理化性能试验方法》和《GB18580-2001室内装饰装修材料人造板及其制品中甲醛释放量》,主要检测E1、E2级的胶合板、人造板及其制品的甲醛释放量。

s_2.jpg

三、系统组成:


1、甲醛检测仪:分光光度计;


2、制样设备:干燥器、水槽(恒温水浴锅)、电子分析天平等;


3、配套玻璃仪器:结晶皿、烧杯、量筒、容量瓶、移液管等;


4、配套药品试剂:甲醛标准溶液、乙酰丙酮、乙酸氨等;


5、数据处理软件:含(干燥器法)甲醛标准曲线,只需输入个别数据,即可自动计算出甲醛含量;


四、特点:


1、性能可靠:按照国家标准配备,与质检、商检执行相同检测方法;


2、实时灵活质检:1天内多批次检测,对原料、成品等灵活进行质量监控;


3、数据可回溯性:可与第三方检测机构的检测数据作对比验证;


五、标准:《GB18580-2001室内装饰装修材料人造板及其制品中甲醛释放量》《GB/T17657-1999人造板及饰面人造板理化性能试验方法》《GB18584-2001木家具中有害物质限量》《GB12955-2008防火门标准》《ASTMD5582-2000用干燥器测定木制品甲醛含量的标准试验方法》

s_9.jpg

六、适用板材:


1、胶合板、装饰单板贴面胶合板、细木工板等;


2、饰面人造板(包括浸渍纸层压木质地板、实木复合地板、竹地板、浸渍胶膜纸饰面人造板等);


3、各种胶合板、人造板家具、木制品等。


七、客户群体:适合居民个人及企事业单位使用者、板材厂、家具厂、地板厂、防火板厂门业、和其他装饰装修业的生产企业。


八、甲醛释放对健康危害:


1、对皮肤粘膜的刺激作用。甲醛是原浆毒物质,能与蛋白质结合、高浓度吸入时出现呼吸道严重的刺激和水肿、眼刺激、头痛。


2.、致敏作用:皮肤直接接触甲醛可引起过敏性皮炎、色斑、坏死,吸入高浓度甲醛时可诱发支气管哮喘。


3、致突变作用:高浓度甲醛还是一种基因毒性物质。实验动物在实验室高浓度吸入的情况下,可引起鼻咽肿瘤。


九、甲醛中毒影响


长期吸入低浓度甲醛,会引发头痛、软弱无力等症状。国外报告14%~16%的工人接触甲醛后出现消化障碍、兴奋、震颤、视力障碍。在甲醛浓度达到0.2-0.7mg/m3的车间内,长时间工作工人有食欲丧失、体重减轻、乏力、头痛、心悸和失眠等现象。


国际卫生组织(WHO)报告中,甲醛还可引起触觉、痛觉和温觉障碍(感觉过敏最常见,常局限于身体的一侧或某些局部),身体一侧(常为右侧)排汗过多,身体两侧皮肤温度不等。


长期接触低浓度甲醛工人眼和咽部刺激症状及胸部压迫感的比例要显着高于对照组,并且肺功能可受到影响。一部分工人可出现头晕、头痛、乏力、嗜睡、食欲减退、体重减轻、视力下降等,但目前尚未见肯定的慢性中毒病例报告。一些研究提示接触甲醛个体或人群患鼻腔或鼻咽部肿瘤增多,IARC(1995)将甲醛列为人类(鼻咽部)可能的致癌物(Group2A)。

s_6.jpg

十、主要表现:


潜伏在身边的甲醛危害


1、每天清晨起床时,感到憋闷、恶心、甚至头晕目眩;


2、家里经常有人感冒;且不容易好。


3、虽然不吸烟,但是经常感到嗓子不舒服,有异物感,呼吸不畅;


4、家里小孩常咳嗽、打喷嚏、免疫力下降;


5、家里人员常有过敏等毛病,而且是群发性的;


6、家人共有一种疾病,而且离开这个环境后,症状有明显变化和好转;


7、新婚夫妇长时间不孕,又查不出原因;


8、孕妇在正常怀孕的情况下发现胎儿畸形;


9、新搬家或者新装修的房子里,室内植物不易成活,叶子容易发黄、枯萎;


10、新搬家后,家养的猫、狗甚至热带鱼类莫名其妙地死掉;


11、上班就感觉喉咙疼、呼吸道发干,下班后便没事了;(办公室甲醛超标)


12、新装修的家庭和写字楼房间或新买家具有刺鼻、刺眼等刺激性异味,而且异味长期不散


微信二维码
扫一扫,加微信